【WX-WY1,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、技术水平以及服务水平,为社会和用户提供质量好的产品和服务,创新与服务是万象环境的特色】
野外地质监测长期受 “精度不足、供电不稳、部署繁琐" 三大痛点困扰,严重制约工程安全管控水平。传统光学监测设备受技术限制,监测精度仅能达到厘米级,难以捕捉大坝、桥梁等关键工程的微小形变,往往在隐患显现时已错过最佳干预时机;偏远区域市电接入成本高昂,每公里线路铺设费用超 2 万元,传统设备依赖频繁更换电池维持运行,不仅增加运维负担,还易因更换不及时导致监测中断,西北某水库就曾因设备供电中断 72 小时,未能及时发现坝体渗漏隐患,险些引发溃坝风险;复杂地形下,传统监测设备部署需专业团队与大型机械配合,周期长达一周,西南某桥梁因监测系统部署滞后,导致早期形变未能及时监测,后期维修成本增加 300 万元。GNSS 地表位移监测仪的技术突破,精准契合野外场景的核心需求。

仪器的核心技术优势直击行业痛点。依托差分 RTK 技术实现毫米级测量精度,严格符合最新行业标准要求,搭配扼流圈天线与磁性吸波材料,有效降低建筑群、高压线路、树木遮挡等复杂环境下的信号干扰,数据有效率保持 98% 以上。低功耗设计贯穿设备全系统,传感器功耗仅 0.25W,整套设备满负荷运行功耗不足 1W,配合 MPPT 智能充电管理技术的太阳能供电系统,即便在西北冬季日均光照不足 4 小时的弱光环境下,也能实现全年无间断运行,大幅降低运维频率与成本。
实用化设计进一步降低应用门槛。设备具备丰富的扩展接口,支持通过 RS485 总线添加温湿度、裂缝计、孔隙水压力计等各类环境传感器,实现多维度数据同步采集,构建 “位移 - 环境 - 应力" 综合监测模型,适配水利、交通、矿山、建筑等多个领域的监测需求。内置多模通信天线,支持 TCP、HTTP、UDP 等多种协议,可直连各类云平台或客户自有系统,应急状态下还能通过现场显示屏实时输出数据,方便抢修人员快速获取关键信息。安装流程经过极的致优化,采用模块化设计与预调试工艺,无需专业技术人员,单人 2 小时内即可完成从开箱到部署的全流程操作,售后团队提供远程视频指导与设备状态远程诊断,进一步简化现场操作流程。科学的布设原则为数据精度提供保障,通过控制基准站与监测站的相对位置与通视条件,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,避免因布设不当导致的精度损失。
实战案例充分彰显应用价值。宁夏某水库部署 20 台该仪器后,构建起覆盖坝体全域的监测网络,成功监测到坝体 0.8 毫米 / 月的缓慢位移变化,结合水位数据提前预警渗漏风险,相比传统监测模式,不仅预警响应速度提升 3 倍,综合成本还降低 50%;川藏铁路某标段将其应用于隧道洞口边坡监测,在 - 20℃的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,实时捕捉边坡形变数据,为施工安全提供持续保障;中移物联在公路危岩监测项目中采用该仪器,配合视频监控与裂缝监测设备,构建多源融合方案,使监测终端成本降至市场同类产品的 50%,大幅提升了方案的经济性与推广性。仪器具备 - 40℃~+85℃的宽泛环境适应能力,能在极的端高低温、高湿度环境中稳定运行,成为野外位移监测场景中的优选装备,推动监测行业向高效化、精准化、低成本化转型。